武漢幼升小能晚上一年嗎
2020-12-07 12:39 來源:
【導語】:根據政策,武漢市幼升小入學實行人戶合一、免試就近入學政策,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。如果想跨區入學,需要辦理戶籍遷移。
根據政策,武漢市幼升小入學實行人戶合一、免試就近入學政策,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。如果想跨區入學,需要辦理戶籍遷移。
2020武漢市小學入學政策
義務教育小學階段招生按照“相對就近”、“人戶一致”的原則進行,滿足符合招生條件的適齡兒童入學,嚴禁不足齡的兒童入學。具體要求如下:
1、人戶一致
照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、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”的規定,戶籍和住房一致的,安排對口入學;戶籍和住房不一致的,不作為對口入學依據,符合入學條件的,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;特殊情況由區教育局和學校組織有關部門甄別認定后處理,杜絕漏登、瞞登、錯登、假登行為。
2、拆遷戶入學辦法
照“被征收人、公有房屋承租人遷出原地后的義務教育入學,征收之時可一次性選擇6年內繼續在原戶籍所在地按照原招生辦法入學,或者在遷入戶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劃片招生的就近學校入學”的規定,由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提供相關證明材料(如拆遷證明、房產證、租房協議等),向區教育局提出申請,由區教育局安排入學。
3、隨遷子女入學辦法
非本市戶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由學生家長(或其他法定監護人)于4月30日前,持我市居住證、就業證明(或經營許可證),按居住證所在區的要求登記,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,納入《通知書》發放范圍。
4、港澳臺居民隨遷子女入學辦法
真貫徹執行國務院《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》,持有我市居住證的港澳臺居民隨遷子女可在我市接受義務教育,由其家長(或其他法定監護人)于4月30日前,持我市居住證、就業證明(或經營許可證),按居住證所在區的要求登記,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,納入《通知書》發放范圍。
5、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人員子女入學
入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等工程,凡已辦理戶籍由市外遷入我市的人員,其子女均可在我市接受義務教育,由其落戶所在區教育局安排入學。其子女戶籍已遷入我市的,按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政策安排入學。
6、緩學或免學辦法
疾病、傷殘需緩學或因喪能需免于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、少年,由其家長或監護人提出申請,附區級以上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,報戶籍所在地街(鄉、鎮)政府或區教育局批準后,發給緩學或免學證書。
7、入學年齡要求:
“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,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”的規定(周歲的計算以每年的8月31日為統計時限)。
8、除以上材料外,根據各小學要求不同,家長應準備諸如兒童體檢健康證明、戶口簿原件和合法固定住所的產權證明原件、就業證明原件或其他合法經營(營業執照)原件、家長身份證原件等材料,詳情請咨詢各小學,依各小學要求攜帶相應材料前往報名。
小編貼士:微信公眾號搜索【武漢本地寶】并關注,在聊天對話框回復【幼升小】,即可獲取武漢幼升小更多相關政策信息,查看漢陽區等武漢各區小學報名時間、小學入學條件、武漢各小學劃片范圍等信息。在聊天對話框回復【小升初】,即可獲取武漢小升初更多相關政策信息,查看武漢各區初中報名時間、初中入學條件、劃片范圍等信息。
很多新生將要開始踏入小學了哦!很多人想知道武漢小學入學片區劃分情況,接下來,我們一起來看下去年武漢小學入學片區劃分情況吧!
馬上又要到新生入學的時候了,許多家長還不知道自己的小孩在哪所小學入學。如果你是住在武昌的洪山區,那么看看下面洪山區小區對口小學吧!
武漢各小區的對口小學是哪些?小編整理了2015年武漢8個區小學的對口小區匯總供各位家長參考。
武漢江岸區的小區對口小學是怎么安排的呢?市民可以對照下列表格找到你家小孩在哪個小學入學。
武漢武昌區小區對口小學是怎樣安排的呢?要想知道的家長請看下文圖表。
武漢沌口開發區小區哪些是有對口小學的呢?具體安排表如下:
漢口江漢區居民較多,小學也多,那么小區對口小學是怎么安排的呢?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東湖高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發布通知,劃定小學學區范圍,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對應校區:關山春曉、金地太陽城、逸景華庭、江城雅居、融科天域,光谷新世界等,東湖高新區小學劃片范圍詳見正文。
幼升小擇不擇?估計是橫在很多年輕爸爸媽媽面前的一個兩難的選擇,左右權衡利弊。如果不擇的話會覺得為人父母不給孩子最好的環境,等于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。
2015年即將過去咯,2016年,新一輪的幼升小備戰又要開始了,那么,為幼升小做準備,要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政策?從什么時候該準備哪些東西?這里,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下大概的時間進度表,僅供大家參考下,對比
6月15日,硚口區教育局發布通知,劃定2016年小學學區范圍,關心孩子上什么小學的家長馬上來看看吧。
漢陽有學位的小區房都是有相對應的小學的,具體小區對應小學是怎么安排的呢?
2020-12-07 12:39 來源:
2020-12-02 10:05 來源:中國教育部
2020-12-02 10:05 來源:
2020-12-01 18:10 來源:
2020-12-01 18:11 來源:
2020-12-01 18:03 來源:
2020-11-24 17:34 來源:
2020-11-24 10:56 來源:
2020-11-24 10:30 來源:
2020-11-23 10:44 來源: